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第三届十佳青年评选丨孙猛:汇涓流以成江海

来源:政法学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1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请为我点赞 【来源:上海浦东法院】 则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 初心方得始终 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

请为我点赞

【来源:上海浦东法院】

则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

初心方得始终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
正如一条涓流

磨砺出现在的自己

作为法律人,进入法院的初心仍然是成长为一名法官。为实现从法官助理到法官的转变,我先后在民五庭、审监庭和金融庭处理各类专业案件,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,期间顺利通过了法官员额遴选考试,成为了一名审判员。从综合部门到业务部门的转换,带来的是对审判领域内容和法律知识储备全面进化的新要求,尤其是目前金融案件的审理,需要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有机结合。在金融庭的一年时间里,我总共审结案件350余件。面对金融借款合同、融资租赁合同和保理合同等案件类型,唯有认真钻研、不断磨砺,才能修好金融审判法官的“入门课”。比如在处理各类金融借款案件时,需要法官理清各种等额本息、等额本金或者等本等息等计算方式,找出各种隐蔽收费方式,做一个“懂门道”的裁判者。这期间,我撰写了调研文章《申请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与诉讼约定并存时的诉权保护》,并在《人民司法》刊载。我参加了浦东法院第三期“致远”青年英才培训班,并且利用空闲时间在进才中学做指导老师,为对法律感兴趣的高中生们讲好法律入门课。

本文作者丨孙 猛

我的家乡在山东省,是铁道游击队的故里。幼时听故事的时候,也曾天马行空想做个打破规则的人,然而机缘巧合,家乡苦学十余载,2005年我考入了华东政法大学学习法律,成为了一名规则的守护者。带着七年法学求学经历,2012年我进入浦东法院,先后在惠南法庭、研究室、民五庭、审监庭和金融庭工作。法院多部门的综合历练,使我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汲取养分、自我成长,涓涓细流,终可汇成江海。

经过初赛评选,我已入围决赛,决赛将在8月中下旬举行,欢迎关注上海浦东法院第三届十佳青年评选。

根深方能叶茂

终有一日可汇成江海

进院伊始,我在惠南法庭担任法官助理。处在纠纷化解的最前沿,我的第一堂课却与法律适用无关,而是--学习本地方言。语言用于沟通,而方言则是拉进距离的最好方式。当我从最初的听到对话时一头雾水到后来的大意初明,我知道我走对了工作的第一步。法庭的工作内容直面百姓群众,在处理方法上不仅要正确适用法律,更要考虑民生民情。在这里,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同群众打交道的方式,更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在审判工作要脚踏实地,常怀为民之心,关切案件背后的群众利益。在办理一起养老院老人权益受侵害的案件中,为查明案情,法官同我一道来到养老院实地查看相关情况,为案件审理提供了依据。同时,作为法官助理,我还时刻关注小案中的大道理,注重从平常的案件中发现法律适用的难点。期间撰写的《机动车处于行驶状态应成为交通事故要件之一》在《人民司法》刊载,对如何认定交通事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另外撰写的一篇提供劳务者受害的案例也获评上海法院“四个一百”精品案例。

而专业案件的审理

人民法庭的经历教会自己要脚踏实地

从所经之处不断汇集力量

打下了基础

综合部门的锻炼开阔了个人视野

深耕方结硕果

种种经历

此后因工作需要,我进入研究室从事案例调研工作。岗位调整带来的不仅是工作内容的改变,更是工作视野的提升和思路的转变。在案例调研岗位5年时间里,依托浦东法院的优质案件资源,在部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,我一直秉承精品意识,专注于浦东法院精品案例的培育和选编工作,浦东法院在指导案例、公报案例等各类案例评选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我也积极促成个人和平台的共同成长。在从事调研工作过程中,我会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个人的调研工作能力。期间多次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重大课题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统计分析重点课题,此外,我还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撰写了我院2015年中标的上海法院重点课题《诉调对接框架下纠纷化解网络的构建与完善》,该课题在结项评选时获评优秀奖;参加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,撰写的《违反合同附随义务的归责原则辨析》曾获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;还就关注问题撰写调研文章,分别在《人民法院报》《人民司法》等刊物刊载。得益于与浦法案例平台的共成长,我个人也两次获得上海法院“调研标兵”称号和上海法院三等功一次。

文章来源:《政法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engfaxuekan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2/665.html



上一篇:甘肃政法大学部分学院9月入驻兰州新区职教园区
下一篇:政法类大学排名公布,法大稳坐第一把交椅,西

政法学刊投稿 | 政法学刊编辑部| 政法学刊版面费 | 政法学刊论文发表 | 政法学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政法学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